太極一詞最早見於易傳,這一概念影響了儒學、道教等中華文化流派。《易‧繫辭傳》(西漢馬王堆出土版本)記載有「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原與天文氣象及地區遠近方向相關,後來被宋代的理學家以哲理方式進一步闡釋。太極一般是指宇宙最原始的狀態,即混沌時期。形成万物(宇宙)的本源。
陰陽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對范疇。其最初涵義是很樸素的,表示陽光的向背,向日為陽,背日為陰,後來引申為氣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內外,運動狀態的躁動和寧靜等。中國古代的哲學家體會到自然界中一切現像都存在相互對立而又相互作用的關係,就用陰陽這個概念來解釋自然界兩種對立和相互消長的物質勢力。所謂《陽盡陰生,陰盡陽生》永無絕對的單一存,正所謂物極必反在的自然定律。
太極的概念,比較早使用的,有莊子和《易傳》,一般在宇宙論、方法論上,用的太極概念,主要繼承自《易傳》: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意思易成卦的過程,先是有太極,尚未開始分開蓍草(易占卜用蓍草做工具),分蓍占後,便形成陰陽二爻,稱做兩儀。二爻相加,有四種可能的形象,稱 為四象。由它們各加一爻,便成八卦。這裡講的是八卦畫出的過程。在中國的典籍中,易素來是作為窮盡天地奧秘的哲理書,對成卦過程的分析,根本說來,也是對天地開闢的概述。太極生兩儀,便是由太極的分化形成天地的過程,兩儀,即是天地。
道教長期來在修行實踐和理論探索中,使用太極的概念,並且大大地豐富了太極的內涵,形成了以太極為核心的系統學說,最重要的,便是《太極圖》。
太極圖據說是宋朝道士陳摶所傳出,原叫《無極圖》。陳摶是五代至宋初的一位道士,相傳對內丹術和易學都有很深造詣。據史書記載,陳摶曾將《先天圖》、《太極圖》以及《河圖》、《洛書》傳給其學生种放,種放以之分別傳穆修、李溉等人,後來穆修將〈太極圖〉傳給周敦頤。周敦頤寫了《太極圖說》加以解釋。現在我們看到的太極圖, 就是周敦頤所傳的。(《太極圖》,和原圖《無極圖》的圖形一樣)
“太極元氣,含三為一”,從太極圖可以得出結論,太極圖這個圓圈,就是代表的一,代表的宇宙,代表的無極。太極是有限之天,無極是無限之天。太極是有,無極是無。太極是三,無極是一。圖像的黑白二色,代表陰陽兩方,天地兩部;黑白兩方的的界限就是劃分天地陰陽界的人部。白中黑點表示陽中有陰,黑方白點表示陰中有陽。
時間:2007-07-07 地點:United Kingdom,Stantonbury Hill,N. Somerset
時間:2008-05-08 地點:United Kingdom,Wiltshire,Avebury Avenue
時間:2008-07-07 地點:Germany
時間:2009-05-25 地點:United Kingdom,Wiltshire,Windmill Hill, nr. Avebury
時間:2007-07-15 地點:Belgium,Braine L'Alleud
就咁睇~似人為多d...
回覆刪除如果係人為佢就可以拿諾貝爾獎了~咁多年全世界都唔知做創造出來及冇人見到這樣大型的工程~
回覆刪除